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新媒体技术人才结构多样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岗位技能复合化,社会对新媒体技术技能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建设专业群成为职业学校的新形势。
2023年12月1日下午,在行政楼211会议室召开我校新媒体专业群教研活动。会议邀请副校长唐春凤、教学中心副主任孙斌参加,会计事务、平面设计、数字媒体、网络营销专业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新媒体专业群负责人许曲主持。
活动开始是教研组长作中期工作汇报。
会计组组长申敏重点介绍了今年会计专业的质量检测相关情况,调整教育管理方式后取得突破性进步。另就教学平台和实训设备更新提出:进行专业群建设时,要以数字化转型的思路推动教学平台和软件的升级,让资源利用更充分。
平面设计专业组长董爽罗列了本组本学年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各项国市区级大赛及获得的奖项,并对后续课程的开展和工作室的改造提出计划,计划把后续每届学生的作品列柜展,并把文创项目团队与创业团队联合起来,注册小型广告文创公司,打造专业特色增强专业群核心竞争力。
网络营销专业组长郭祥彬展示了师生在国市区级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从加强产教融合的角度探索校企的双元互动,形成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协同、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的技能型人才。
数字媒体专业组长程齐盘点了数媒专业的评估,从评估的准备过程到最终专家的建议,了解专业的优劣,从而进一步对专业合理定位、学科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调整等进行优化,强化专业建设的质量和责任意识,推进专业群体系建设。
活动第二项内容是经验分享。
郭祥彬老师以“不放小节,做好小事;定小目标,成大事业”为题分享他参与国培项目——国际化合作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的体会。通过参观国培基地和优秀企业,动手实践软件调试与功能开发等,深刻体会到了教育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差距要从实践拓展与企业对接提升。结合网络营销专业建设,他提出四要:一要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二要加强产教融合力度,三要建立教师考核制度,四要完善学生多元化评价制度。
唐绮雯老师分享参加全国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斩获三等奖的获奖经验。大赛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宗旨,以职业化岗位需求为牵引,积极推动区域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此次竞赛,可以了解很多有关VR产业前沿的内容促进了产教研的交流与融合,为VR技术的社会化应用发展提供良好的思路与模式。学校将在大赛中收获到的新兴产业技术结合方式融入到教学中去,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和前沿的技能培训,助力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许曲老师解读了专业群建设规划内容和举措,分四个方面:1、“匠心匠艺”,建设高品质教学创新团队。着力培养新专业骨干教师和加快引进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专家。2、校企共建,推进教材与教法改革。开发专创融合特色课程教材、推进“跨课程技能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改革。3、培育“青鸟”大国工匠,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推进产教融合培育,建设数媒融创中心。
孙斌指出学校充分认识到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和深化教育改革,未来将把专业群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着力点,充分发挥专业群的集群效应。新媒体专业群建设作为学校的专业群建设的试点,在落实上起到了非常好的标杆作用。另外,孙主任也对接下来学生将要参加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提出指导性意见。
会议最后由唐春凤总结讲话。她先肯定专业建设成效,在国家级和市级比赛中获得多项奖项。强调专业群建设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是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教学建设的重要举措。她提出要注重专业群的专业协作,挖掘新媒体专业群亮点,突出专业特色。结合各专业汇报情况,唐校对专业群建设提出几点具体要求:一是要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工作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二是要提升科研能力。要多结识同行专家,将兄弟学校请进来,每位教师要有走出去的意识;三年内要至少参加市级培训一次,提升专业功底,有新成长。三是要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要有效对接产业链、岗位链、人才链和就业链。三是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度重视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合理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及课时数,优化整合专业课程。
从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任重道远,老师将把握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巨大挑战,积极探索,紧密依托学校发展,为培养学生适应新媒体产业的职业岗位创造条件,为应对市场新需求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助力。
撰稿:王赟
摄影:郭祥彬 唐绮雯
审核:洪伟